English

菜名岂可哗众取宠

2000-02-28 来源:光明日报 尹卫国 我有话说

近年来,餐饮业的菜单在不断“革命”,老板们煞费苦心地为所经营的佳肴包装一层文化“金箔”。苏州一家酒楼“隆重”推出“文革菜单”:“四人帮”、“臭老九”、“地富反坏右”、“贫下中农”、“插队知青”,等均成了菜名并标有实价。郑州一家餐馆更是别出心裁,“毛泽东膳食红烧肉”、“朱德板栗烧牛肉”、“贺龙清蒸武昌鱼”等将领袖与菜名混在一起,顾客点菜直呼领袖大名代替菜名。还有一些餐馆把凉拌黄瓜段叫做“玉女脱衣”,把红烧牛蛙叫做“花花公子”。五花八门,眼花缭乱,应有尽有。

菜名是一种饮食符号,应该通俗、文明、易懂、易记,符合实际,具有个性特征。在这个前提下,把菜名取得美、取得雅、取得巧,增加点文化含量和色彩,自然是锦上添花。可是把“文革”词语整理成菜名,叫人实在品味不出这种“文化”的优美感,充其量只能称之为“文化垃圾”。拿革命领袖的人名作菜名去迎合少数食客,当作酒后的“佐料”插科打诨,不仅没文化,而且很不严肃,从道德上讲是对领袖人物的不尊敬,甚至属于恶意的人身攻击和人身侵权。而那些涉黄的菜名,则是赤裸裸的“黄文化”,低级庸俗,让人恶心。

不难看出,打着“文化”旗号纷纷登场的恶俗菜名,无非是要制造一点标新立异的轰动效应,招徕食客多赚钱。可这种“新”和“异”丝毫体现不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美和雅,反而有违国情民意,难以被公众接受,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是背道而驰,污染社会风气,应当荡涤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